庆祝建党百年|百年党史·周课堂(九)
百年党史·周课堂
为积极响应中共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委员会的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夯实党史基础知识学习,健康一联合党委书记单位北京市浩瑞恩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中心特推出“庆祝建党百年|百年党史·周课堂”系列学习活动。
引导健康一联合党委所辖各社会组织内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从业者,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庆祝建党百年。
本周请跟着木子一起来学习《井冈山的斗争》、中共六大的相关党史知识,接下来请开启记忆模式吧!
01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1. 文章简介
《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在1928年 11月,代表中共井冈山前委起草的对中央的报告。报告从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并对井冈山斗争实践在理论上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建立根据地的正确政策,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建国后,编入《毛泽东选集》时,这个报告正式定名为《井冈山的斗争》。根据其内容及写作重点来看,可以视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细化版。
2. 主要内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艰苦卓绝的斗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3. 运动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派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层对斗争的性质和方向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并对井冈山斗争产生了不同影响;敌我力量悬殊,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已经走不通,必须寻找新的革命道路。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之后,红军力量开始踏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道路,但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认可; 受党内"左"倾错误思想及右倾机会主义、冒险主义思潮的干扰,因而促使毛泽东不得不进一步在建党、建军、建政及土地革命等问题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论证,以此坚定广大军民的革命信念。
4. 历史意义
毛泽东关于井冈山斗争的基本理论实际就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扩大人民军队,实行土地革命,建设红色政权。从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农村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四位一体地深入探讨了中国革命道路这个主题。这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的,国际共运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是毛泽东同志的独创。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根据地的发展形势,湘赣边界的区域优势、巩固扩大根据地的方针政策,重点阐述了根据地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基于"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的思想,他首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他创造性地运用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原理,重视无产阶级思想领导,这是中共党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思想建党,引领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建党道路。

02
中共六大
1. 大会时间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2. 大会地点
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
3. 大会代表
出席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有84人,以五届中央委员身份出席大会者4人,指定与约请参加的代表54人,共计142人。
4. 大会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以及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上,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认真加以解决。由于国内当时正处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加上1928年春夏间将相继在莫斯科召开赤色职工第四次大会、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大会,考虑到届时中国共产党都将派代表出席这几个大会,而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遂决定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1928年3月,共产国际来电同意中共六大在苏联境内召开。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100多位参加六大的代表相继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
5. 大会内容
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了职工运动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六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常委会候补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6. 大会意义
党的六大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 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

“只有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才能去了解中国如何从积贫积弱的庞大废墟,一点点自立自强,走到今天世界舞台的中央。走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走进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在党史学习中,感悟那份精神力量,在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奋勇前进,是我辈的使命与责任。通过10周的【百年党史·周课堂】,每周多学习一点,相信积水成渊,你一定会收获满满!”
温馨提醒
1.学习【百年党史·周课堂】内的相关党史知识时,记得给自己拍照片,留下认真学习的瞬间;
2.学习【百年党史·周课堂】内的相关党史知识后,记得及时写下自己真实的体会;
3.将学习照片和学习体会,以邮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liyanxia@bjhorin.com,参加我们的党史知识学习打卡竞赛活动,就有机会获得我们的个人等级荣誉证书及神秘奖品。
心动不如行动,快快加入我们的党史知识学习打卡竞赛活动中来吧!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